首页 > > 世界历史不过如此 > 第51章 No?51

第51章 No?51(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世界历史不过如此第51章 No?51

《巴黎和约》:又称为《美英凡尔赛和约》。它是美国和英国为结束美国独立战争而缔结的和平条约。和约规定:确认美国疆界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至密西西比河,北接加拿大五大湖区,南至佛罗里达北界;两国人民从此永久和平,停止在海上、陆上的一切敌对行动并互释战俘;英从美境内所有港口、地区、港湾撤出全部军队和舰只等。

攻占巴士底狱

在18世纪末期,法国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农业占主导地位,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已有较大发展,许多领域都在欧洲大陆各国中处于领先水平。然而腐朽的封建专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8世纪末,法国的统治阶级已经非常腐朽,国王及王室成员穷奢极欲。国内政治腐败不堪,对外战争也屡遭失败。在与英国抢夺***的战争中,法国丢失了大片海外***,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政府财政陷入崩溃。后又因参与北美独立战争,军费剧增,财政危机进一步加剧。从1787年到1788年的十年间,法国国内发生经济危机,生产萎缩,粮价上涨,社会更加动荡不安。这一切都表明,法国的旧制度已经陷入绝境,革命的爆发已不可避免。

迫于财政压力,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决定召开中断了175年的“三级会议”。目的是通过这个会议讨论征税的问题。

当时,封建制的法国把国民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僧侣,第二等级是贵族,第三等级是平民。

会议开始了,资产阶级代表要求政治改革,还要求改变陈旧的开放方法和表决方法,并宣布三级会议改为制宪会议。

路易十六本是

一个昏庸顽固而又犹豫不决的人,整日沉湎于吃喝玩乐,尤其喜爱打猎和摆弄钟表,对政事一点儿也不感兴趣,甚至在国务会上打瞌睡。现在,他不得不召开三级会议,却没有达到目的。于是,路易十六压制革新的要求,暗地里调集军队,镇压**群众。人民被激怒了,开始起义,攻向巴黎市区东部的巴士底狱。

巴士底狱是根据法国国王查理五世的命令在1382年建造的。它是一座按照12世纪著名军事城堡的式样、由8个高大的塔楼组成深沟高垒的军事要塞。围墙高达100英尺,而且很厚,墙外围有25米宽的深水壕沟。由于地势险要,除非经过吊桥,否则简直无法攀登。在这里还驻有强大的守卫部队,配备着大量军火和弹药。

巴士底狱就像一只凶狠的巨兽,伏在地上,居高临下,俯视着巴黎。这座城堡原本是防御英国进攻的,因此才建立在城前,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巴黎市区的不断扩大,便被抛在巴黎东部,失去了原来的军事意义。

16世纪以来,巴士底城堡逐渐变成一座庞大的监狱,成为禁锢***的重要堡垒。到了18世纪,一些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著名人物,以及那些倡导自由、平等的民主主义者,都被关进了巴士底狱,遭受残酷的迫害。巴士底狱成了镇压革命的工具,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多少年来,人民一直仇视它,痛恨这座封建魔窟。

17**年7月12日,巴黎起义的人民同军警发生冲突。13日清晨,巴黎上空警钟长鸣,人民手持斧头、短刀涌上街头,冲入军火库和残废军人院,夺取了几万支枪和大量火药,再加上他们连夜赶制的5万多支枪,基本上已经把自己武装了

起来。

武装的人群,攻占了一个个阵地。到了14日清晨,人民已经控制了主要街区,几乎夺取了整个巴黎。到了这天午后,在国王军队手里的,只剩下巴士底狱这座封建的堡垒了。

下午4时,起义群众向巴士底狱发起猛攻,一部分倾向革命的近卫军,带着他们的大炮前来助战。巴士底狱顿时烧成了一片火海。守卫巴士底狱的司令官命令守军还击,他们从屋顶上、窗户里向群众开火,塔楼上的大炮也跟着轰鸣起来,开始向起义者进行轰击。

起义群众十分英勇,当冲在前面的起义者被火力压住、无法接近巴士底狱时,大家就从周围的街垒还击。他们没有炮,就搜罗一些几百年前铸造的旧炮来参加战斗。但是,巴士底狱的围墙实在太厚了,起义者虽然献出了生命,倾泻了大批弹药,但仍无法攻破。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战斗毫无进展。

正当起义者陷入困境时,一门巨炮运到了,有经验的炮手也来了,炮火向监狱猛烈轰击,打得守军抬不起头,一颗炮弹炸在吊桥的铁索上,吊桥猛然下落,起义者冒着守军的枪弹,冲进了巴士底狱。守军举起了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