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光明行 > 第二章

第二章(1/3)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光明行第二章

刘灯红九岁时,才看过一场真正的傩戏。当然,这场傩戏不是凭空而来的,它跟一种神奇的东西——电有关。

那一年的农历十一月份,田野里种上了冬小麦和冬油菜。瓦庄的农活相对轻闲,除了锄草就是积肥。积肥主要就是烧火粪,在田埂边、山坡上割了草,晒干,再一层草一层土堆积起来,堆得呈梯形,然后从底部点火燃烧。干草易点着,但碰上了干土压着,火性就又温和下来,一缕缕烟火在土堆里扭来扭去,像是慢慢地烤熟了土。这些土被烧过一遍后,变得黝黑、细腻,散发着一种奇怪的味道,被瓦庄的人叫火粪,是菜园种菜的好肥料。那些天,刘灯红每天放学回家就跟着她父亲刘得贵烧火粪。烟火穿透土堆后,在瓦庄的上空渐渐消散,但因为烧火粪的人多,这里一堆,那里一堆,整个村庄便如笼罩在雾气里一般。

瓦庄这时本来是安静的,忽然,有了一阵骚动,像一阵风吹过稻田发出的簌簌声。刘灯红抬头看去,看见村路上来了一队人,像一块吸铁石,越来越多的瓦庄人铁屑般被吸了上去。刘灯红看了看刘得贵,刘得贵冲她一笑说:“去吧,去吧。”

刘灯红于是跌跌撞撞地跑下山坡,跑到村口,和那一队人相遇了。那些人一看就不是瓦庄的,也不是附近的窑庄、沙庄的,他们至少也来自石县县城吧。刘灯红看见堂哥刘也青在那群人的周围钻来钻去,肩膀上还扛着一个铁架子一般的东西,一脸的兴奋。她悄悄拉住刘也青的衣服问:“哥,这是做什么?”

刘也青拍拍肩膀上的铁架子说:“要通电了,瓦庄要通电了,这些人是来架电的。”

刘也青正说着,一个架电工人喊着:“喂,喂,那个小伙子,把测量仪拿来,这里要安一根杆子。”

刘也青急忙应着:“来了,来了。”便泥鳅一样钻到了架电工人身边,笑着把肩膀上的铁架子递了过去。

架电工人把架子撑开,对着上面的一个小孔往前方看,前方是一块油菜田,有人在那里两手一起一落地锄草。架电工人看得很严肃,边看边在本子上记着,随后就又问瓦庄的队长刘得林:“谁去拉尺子?”他的话音还没落,刘也青就蹦起来举着手说:“我去,我去,我会测量!”刘也青嘴快腿也快,他说着就夺过架电人手上的那盘卷尺,一溜烟跑到油菜田里,大声向架电的人报告着数字。

瓦庄要通电的消息让瓦庄人十分兴奋,“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要牛,点灯不要油”是瓦庄人的理想生活,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电。现在,楼房还没有,电话更没有,但终于有了电啦

!刘灯红想起课本上的一篇课文,讲的就是电灯:“屋里有根藤,藤上结个瓜,一到太阳落,瓜里开红花。”最兴奋的还是刘也青。那些架电的人在村里忙碌着,开始几天,还有人跟着他们,好奇地看着他们测量、树杆、拉线,过了几天,见他们做的也不过和做农活差不多,丝毫看不出什么新鲜花样来,也就渐渐散了。该烧火粪的还是去烧火粪,该锄草的还是去锄草,除了队长刘得林派工去服务架电工的人,再没有谁跟前跟后。只有刘也青除外,他的兴趣与热情始终不减,几乎一步不离地跟着架电工,看他们怎么样把电这个东西一步一步地引进瓦庄。

刘也青初中毕业后就没有念书了,在家里东游西逛了几年。他不大愿意和父亲刘得林一样天天在田里做农活,在他看来,那些农活不晓得做了几百几千年了,年年都是老一套,一点也没意思,他做起农活总是提不起精神,两只肩膀时时是往下塌陷的。“塌塌肩,身子贱”,在瓦庄人看来,这个样子的人命里犯贱,不是踏实过日子的人。为这个,刘得林也不知打了多少次刘也青,刘也青总是改不掉,一天到晚懒洋洋的像个懒猫。他对父亲说,我是不会像你那样的。自从架电工人到了瓦庄,刘也青好像肩也不塌了,眼也不眯了,成天泡在架电工地上,全身上下都有了劲头,像是自己也充了电一样。

架电工在瓦庄前后施工近一个月,刘也青就跟前跟后地跟了一个月,看他们接线、立杆、装电表、安装保险丝。他不怕人家嫌他烦,一张嘴问来问去,还从电工那里拿来一本《农村用电常识》对照着看。到最后,他渐渐对电有了了解,有些事竟也能插手做得顺顺溜溜的了。有一天,他跟一个架电工在刘灯红家安装入户电表,电工检验着电表,不知怎么一不小心,一下子被电了。一声惨叫后,电工整个人跳了起来,电压线都被拔断了。被击的电工在地上抖动不止,围着的刘灯红一家人惊慌失措,甚至不敢上前,只是跳得远远的,大呼小叫。因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