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听说我是权臣死对头 > 第77章 油炒面与胡辣汤

第77章 油炒面与胡辣汤(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听说我是权臣死对头第77章 油炒面与胡辣汤

第二天上午,依然天气晴好,胡管家出去打听消息,回来说朝廷自西大营、北大营派兵接管救灾事宜,陕甘提督陆净晖述职在京,临时被任为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统领两营兵马,受内阁次辅叶怀安节制。朝廷开始调粮、买粮,并且颁布了限价令,有米粮商人可将粮以高于市场价两成卖于朝廷,以可以相同价格向市面出售,一但发现想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顺天府直接捉走法办。一时间那些富人家怨声载道。药材也实行了统一管制。有那想得明白的富商,不仅多多的捐了银子,还主动将粮食、布匹、药品以平价卖于朝廷,求得就是个善缘。有那想不开的,也没有办法,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在这时候顶多心里冒冒怨气,还没人敢与朝廷对着干。两大营共六千人散到京城及周边村镇,帮着清路修桥,救助灾民,还以工代赈,组织了两千青壮劳力到洑水河边加固河堤,一切都有条不紊。朝廷还每户发了救济银和救济粮,虽不多,但也能再撑上几日。

朝廷还宣布了包干令。将受灾的地方分成二十个大的区域,全大庸所有四品以上官员按品级分包不同大小的区域,救灾救得好的考核记优等,升迁奖励优先考虑,救得不好的,对不起,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你若身在外地不能回京也没关系,可向朝廷申请委派代管人,但捐银捐粮是必须的。

政令以八百里快骑明发各地,一时间,大庸上下都动了起来。

各地的官员也不傻,尤其那江南的富庶之地,眼见着这是一个捞政绩的好时机,寻了那豪富的盐商、茶商,多多的捐了银粮,这些人富得流油,也不怕花钱,只为在朝廷这儿露个脸儿,但凡朝廷有一点恩旨降下,那就是天大的光彩。

不过两日,救灾的钱粮就丰厚了起来。

皇帝在太后宫里感叹:“先时父皇每每说我们几个不如熙和,我每尝不以为然,总以为父皇偏心,可这些年下来才发现,父皇就是看得深,看得远。”

其实先帝当年还有一句话,他们之所以比不过叶怀安,不只脑子没人家好使,也肠也没人家狠。

一将功成万骨枯,可不是朝廷里勾心斗角耍嘴皮子的过家家。

太后却不满道:“你还说,熙和身体什么样儿你不知道?你那些大臣们一个两个的打什么主意呢都?若不是为着你,为着大庸,为着百姓,熙和又何至于才捡回一条命又拖着病体不分昼夜的劳累?”

皇帝一听,觉得自己实在不该在慈宁宫提起这个话题,这不上赶着找抽嘛!嗯嗯嗯是是是的说了几句话赶紧寻了个托词溜了。

太后哭笑不得的瞅着皇帝风一样的背影叹气,这两个一个是她亲儿子,一个是她从小养到大的亲侄子,哪个她都放不下啊!只盼着这灾快些过去吧!

眼看着救灾之事一项项步入正轨,那些皇子们,还有太子,一个个粘粘胶似的跟在叶怀安身前跑前跑后,也不知是想刷存在感还是真想学本事,反正皇帝高兴得很。

又过了两日,刚过午,天边就起了云彩,一朵朵的堆积过来,风也打着旋儿的刮了起来,赶紧将在湖边捉虾玩儿的两个小的叫了回来,又叫来胡管家,让府中所有下人都各司其职,检查好门窗,集中到地势稍高的几个院子去避雨。

自从纪妈妈露了口风,仅管天上大太阳能晃瞎眼,胡管家也不敢有一日松懈,只每日督促了府里的小子们加固门窗,拓宽排水渠。还抽空去了萧府一趟,隐晦的提点了一番,又去将城里几个铺子和京郊几个庄子都转了一圈,陆续运回了许多粮食,不得不说,城里城外的情况已经好多了。

风下来不过两刻,天已经阴沉如黑锅底一般了。

雨很快来了。

暗无天日,仿佛天漏了。

过了没一个时辰,胡管家来回,说是朝廷自各家抽壮丁去救灾,萧明暄忙让府里抽出三分之一的壮劳力跟着去,每隔两个时辰让人去换一拨,又让人将自己府里妇人小丫头们赶着做的斗笠、蓑衣、草鞋带了去,分发给那些没有准备的人。

时间一点点过去,湖里的水开始越来越满,终于在第二天开始漫过堤岸向外侵蚀。

府里的女子们都聚在一起,编斗笠的编斗笠,熬热汤的熬热汤,烧热水的烧热水,无论救灾的人何时回府,都能有热水可擦身,有热汤可暖胃。

萧明暄在小厨房也没闲着,想起前世一样再普通不过的吃食,非常适合现在吃。拿面粉与玫瑰丝、白糖、核桃仁儿、瓜子仁儿、黑芝麻等一起炒香,晾凉放在陶瓷大罐子里,有人回来便冲上几大壶,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