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1/3)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孟子第46章
七富岁章
孟子曰:“富岁①子弟多赖②;凶岁③子弟多暴。非天降才尔殊也④,其所以陷溺⑤其心者然也。今夫麦⑥播种而耰⑦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⑧而生,至于⑨日至远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⑩,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悦我口。”
【注释】
①富岁:丰年。②赖:阮元谓“赖”同嫩,惰也。朱注:“赖,借也。”③凶岁:荒年。④非天之降才尔殊也:“才”,本质。“尔”,如此。言非天所赋本质如此之异。实因所处环境有以造成之也。⑤陷溺:陷没沉溺。朱注:“凶年衣食不足,故有以陷溺其心而为暴。”⑥麦:大麦。⑦耰:覆种。谓农田播种后,又以土覆之。⑧浡然:形容蓬蓬勃勃状。⑨曰至:夏至。⑩硗:地之坚硬瘠薄看。举:皆。龙子:古贤人。蒉:草器。耆:同嗜。易牙:春秋齐人。又作狄牙,名巫。字易牙。为齐桓公之人,最善烹调。期:希望。师旷:春秋晋平公乐师。字子野。善辨音以知吉凶。子都:古之貌美者。姣:美。然:犹可也。刍豢:草食曰“刍”,如牛羊。谷食曰豢,如犬豕。
【译文】
孟子说:“丰年,子弟多嫩惰;荒年,子弟多暴戾。并不是天生材质有如此不同,而是他们的心受环境的迷惑,才这样的啊。现在拿大麦来说:播种以后,再用土掩盖好。种的地方都相同,种的时候又相同,这苗便莲蓬勃勃地长起来,到了夏至时,都熟了。虽然所收获有多少的不同,那是土地有肥薄,和雨露的滋养,人工的勤惰不一的缘故啊,所以凡是同类的,都很相似;怎么独对于人性相似就怀疑呢?圣人和我们是同类的。所以龙子说:‘虽然不知脚的大小,随意去做草鞋,我知道他绝不会做成一个畚箕呢。’草鞋样式都差不多,就因为天下人的脚都是差不多的形状。口对于滋味,有着同样的嗜好,易牙是先得到我们所嗜好口味的人。如口对于滋味,其性能人人都不同,好像犬马和我们不同类一样,那末天下人为什么都喜吃易牙所调的味呢?至于口味,天下人都希望吃到易牙的烹调,这是证明天下人的口味都差不多的。耳朵也是这样,对于声音,天下人都希望能听到师旷所作的乐曲,这天下人的耳朵都差不多的。眼睛也是这样,对于子都,天下人没有不晓得他长得很美貌的,不晓得子都的美貌,简直是没有眼睛的人。所以说:‘口对于味,有同样的嗜好;耳朵对于声音,有同样的听觉,眼睛对于美色,有同样的感受。至于心,难道独没有相同的吗?’心的相同是什么?就是天理,就是正义。圣人是先得到我们心里所相同的天理和正义罢了。所以我们心里喜欢天理和正义,就同我们嘴巴喜欢吃牛羊犬豕的。”八牛山章
孟子曰:“牛山①之木尝美矣;以其郊②于大国③也,斧斤④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⑤,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蘗⑥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⑦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⑧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⑨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⑩,其好恶与人相近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牿)亡之矣。桔(牿)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
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注释】
①牛山:朱注:“齐之东南山也。”在今山东临淄县南。②郊:应作动词用。即邻近义。本义“邑外曰郊。”③大国:指齐都。即临淄县。④斧斤:“斤”,钁也。斧之刃纵,斤之刃横,皆为斫木之具。⑤是其日夜之所息:“是”,犹“夫”也。“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