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孟子 > 第24章

第24章(1/3)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孟子第24章

二十三居休章

孟子去齐居休①。公孙丑问曰:“仕而不受禄,古之道乎?”曰:“非也。于崇②,吾得见王,退而有去志③;不欲变④,故不受也。继而有师命⑤,不可以请⑥;久于齐,非我心也。”

【注释】

①休:地名。在今山东滕县北,距孟子家乡约百余里。②崇亦齐地。③退而有去志:朱注:“孟子始见齐王,必有所不合,故有去志。④变:谓变其志。⑤师命:赵注:“有师旅之命也。”⑥不可以请:谓齐国正兴师之际,难以请去也。

【译文】

孟子离开齐国,住在休邑。公孙丑问道:“夫子做官,却不接受俸禄,这是古时候的道理吗?”孟子说:“不是。当初在崇邑,我第一次见到齐王,退下来,便有离开齐国的意思。后来虽然做了客卿,仍是不愿改变初哀,所以不接受俸禄。不料接着又有出师作战的命令,在道理上又不可求去;至于久住齐国,并不是我的心愿啊!”滕文公篇第三一滕文章

滕文公为世子①,将之楚②,过宋③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④;言必称尧舜⑤。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⑥?夫道一⑦而已矣!成覵谓齐景⑧公曰:‘彼⑨,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⑩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注释】

①世子:即太子。“世”,继也,谓继父为君也。②将之楚:谓将往楚国修睦邻之礼也。③宋:国名。商微子之封地。至战国,则称王图霸,拥有今河南商邱县以东至江苏铜山县以西之地。④道性善:“道”言也。“性”、生之实也。朱注:“性者,人所本于天以生之理也。按‘性善’,为孟子学说之中心;尧、舜,为儒家理想之模范人物。”康有为氏云:“孟子一生学术,皆在‘道性善、称尧舜’二语。”⑤称尧舜:朱注:“浑然至善,人与尧舜,初无少异,但众汩于私欲而失之,尧舜则无私欲之蔽,而能充实之。欲以知仁义不假外求,圣人可学而至,而不懈于用力也。”⑥世子疑吾言乎:朱注:“时人不知性之本善,而以圣贤为不可企及;故世子于孟子之言,不能无疑,而复来求见。盖恐别有卑近易行之说也。孟子知之,故但告之如此,以明古今圣愚本同一性。”⑦道一: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孟子答公孙丑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言不因巧拙而有二法也。告滕世子曰:‘夫道,一而已矣。’言不因人之圣智不若尧、舜、文王而有二道也。盖才质不齐,有生知安行,有学知利行,且有困知及勉强行。中庸曰:‘及其知之,一也;及其成功,一也。’”按一者,同也。同于道也。⑧成覵:人名。齐景公时之勇臣也。⑨彼:盖指才智尊贵之士。朱注:“谓圣贤也。”⑩公明仪:朱注:“公明姓,仪名。鲁贤人也。”文王我师:朱注:“此盖周公之言。公明仪亦以文王为必可师,故诵周公之言而叹其不我欺也。”胡毓寰云:“孟子引此三言:成见覵言我与才智尊贵之士同是人也;颜渊言我与大圣虞舜同是人也;公明仪言我与周公同可师文王者也。以明‘道一而已’,无分智愚,为之则人皆可成尧舜也。”绝:截也。如割截也。将:几也(杨树达词诠)。犹今言差不多。善国:孙奭疏:“尚可以为行善之国也。”朱注:“言滕国虽小,犹足为治,但恐安于卑近,不能自克,则不足以

去恶而为善也。”书:尚书说命篇。瞑眩:令人昏闷不安之状。瘳:读抽。病愈也。赵注:“药攻人疾,先使瞑愦眩乱,乃得瘳愈。喻行仁当精熟,德惠乃至也。”

【译文】

滕文公做世子的时侯,将要去楚国,特地经过宋国来看孟子。孟子同他说人性是善的,并且引证尧舜的言行。后来世子从楚国回来,又来看孟子。孟子说:“世子怀疑我的话否?要知道天下古今的道理,只有一个,不论圣愚,本同一性,只要肯为善就是了。从前齐国勇臣叫成覵对景公说:‘他是个丈夫,我也是个丈夫,我为甚么怕不及他呢?’颜渊也说:‘舜,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人?只要有所作为,就能像他一样。’公明仪也说:‘当初周公说,文王虽是我的父亲,也是我的老师啊!周公这话,难道会欺骗我吗?’现在滕国虽然小,截长补短,差不多也有五十里地方,还可做成一个推行善政的国家。书经上说:‘假如服了药,不能使头昏目眩,这病是不易好的。’希望世子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