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楚辞、千家诗、人间词话、诗品 > 第29章 千家诗13

第29章 千家诗13(1/8)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楚辞、千家诗、人间词话、诗品第29章 千家诗13

秋思

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①

日长似岁闲**,事大如天醉亦休。②

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③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④

【注释】

①火牛:战国时,齐将田单用火牛计大破燕兵,连克

齐七十多座城市。浪迹:到处漫游,行踪无定。这两句说,利欲

两字,象万头火牛那样驱使人东奔西走;但江湖上放浪形迹的人,倒象

沙滩上的沙鸥一样闲适自在。②觉:觉得。休:此处作\"忘了\"

解。这两句说,日长如年,只有空闲无事时才会感觉到;即使天一样

大的事,酒醉之后也会忘记了。③砧(zhēn针):捶东西时,

垫在底下的石头。杵(chǔ楚):捶物的棒槌。摇落:凋残、

零落。故园:故乡。这两句说,深巷里的砧杵声,到月亮将落时才停

止;在这儿见到梧桐叶落,便知道故乡这时也是秋天了。④舒

:这里作\"展\"解。元龙百尺楼:陈登字元龙,三国时人,素

有扶世救民的志向。有一个叫许汜(sì寺)的人,去看望陈元龙,

陈元龙不理他,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后来许汜把这件事告

诉了刘备。刘备说:“现在天下大乱,你只知求田问舍(买田起房子)。

谋求个人利益,没有忧国忘家的胸怀,元龙当然不理你。如果碰上我,

我要睡百尺高楼,叫你睡地下,岂只上下床呢!\"(《三国·魏志·陈

登传》)这里诗人含有以陈登比拟自己的意思。这两句说,我想放眼

远望,又找不到高处;怎得陈元龙那样的百尺高楼来观看这零落的秋

景呀!

【解说】

这首诗乍读好象是作者写他自在闲适的情趣,其

实不是这样,而是写他对事物的看法,表达他对自己所处的

环境的不满。诗人陆游由于坚持抗金复国主张,得罪了当权

派,最后连官也丢了。但是,他虽然丢了官,报国的信念始

终没有衰退。这首诗就表达了他这一心情。

与朱山人

杜甫

锦里先生①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③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注释】

①锦里先生:即诗题中的朱山人朱希真。

②阶除:阶檐天井的泛称。

【解说】

赠人之作,不外写对方品性、相处交谊之类的内容。首

句点明主题,次句写家境清贫,诗人以\"未全贫\"三字写

之,则山人努力耕作,治生有道。而且能宾客众多,与人无

忤,儿童看惯了不怕陌生的人。第四句极力写山人的纯朴爱

物,故鸟雀不畏人。李白与韩荆州书,曾说他喂的雀鸟能

“就掌取食,了无惊异\",为自己品德之一,此句即写隐居

的山人与物无争。这样的人,居处的环境必然也是美好的,

试看\"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兼以白沙翠

竹,好一幅村居疏野质朴图画。末一句写友谊之深。

以肖像、景物来烘托人物,为律绝少见的写法。此外

“野航恰受两三人\"句为人所称颂,杜甫喜用\"受\"字,如

“燕剪受风斜\"之类,都为名句。又腹联两句都好:白沙、

翠竹、江村,即使不用上联的\"秋水、野航\",已构成一幅

画面;而\"暮\"字又逗下\"月色\"、\"柴门\",使\"翠竹\"

中的江村更见精神。而\"月色新\",一个\"新\"字为全诗添无

限精神。薄暮夜色之美,主客友谊之深,送别揖让之状,踏

月夜归之景,别后相恋之情,俱于此三字见之。

闻笛

赵嘏

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①

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