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千家诗2(2/7)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楚辞、千家诗、人间词话、诗品第18章 千家诗2
郑会
荼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②
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③
【注释】
①邸(dǐ底):旅舍。题邸间壁,即在旅舍的墙壁
上题诗。②荼(túmí途迷):俗称佛见笑,落叶灌木。
怯:害怕。重(ɡ虫)门:不止一道门。这两句说,在荼
飘香的春夜里,梦中醒来我感到那么的冷清孤单;关在这重门静掩的
庭院里,连燕子也觉得无聊寂寞。③玉钗:妇女头发上的簪。计
:计算。这两句说,在这深夜里,敲着玉钗;守着红烛烬落,思念
亲人,并计算着他的行程,恐怕已到达常山了。
【解说】
郑会,南宋诗人。其生平事迹不详。
这是作者从家乡到常山(今属浙江省),由于
想念家中妻子,便模拟妻子在家思念自己而写的诗。诗中描绘
妻子在清幽寒冷的深夜里,孤零零地坐在红烛前,思念离家
不久的丈夫,并计算其行程的心情。
清明
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①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②,晓窗分与读书灯。
【注释】
①萧然:情绪低落,没精打采的样子。
②新火: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这一天(另说是从
这一天起,三天之内)民间习惯\"禁烟\"、冷食。寒食节
又名禁烟节,据说是晋文公纪念介之推而传下来的节日。因
与清明紧邻,故两个节日的典故多同用。寒食节既不准举
火,第二天得重新钻榆柳之火,故曰新火。
【解说】
王禹偁,字元之,宋代巨野人。
这是一首写贫士发愤勤学的诗。杜甫诗:“朝叩富儿
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世人称道它
有血有肉,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此诗也写得朴素真实,寂寥
而无寒酸相。清明佳节本是踏青游春,观花饮酒的日子,可
是诗人却无花也无酒,好似天煞风景,但这清净中自有乐土,
暗藏末句精神。第二句承上句,既然无花无酒,节日的气氛
与众不同,人的精神也就同热闹场中的骚人雅士不同,而是
兴味索然,孤独寂寞象野庙的和尚一样。几乎忘了昨天是清
明这个节日了。因此昨天这个清明节别无事可以吟咏,唯一
带有节日气氛可作诗材画料的只有\"邻家乞新火\"一事而
已,正因我早读之时,邻居向我要火,才又勾起我对节日的
记忆,以见贫士发愤勤学的情景。
“晓窗分与读书灯\",意境真实,但时代不同、生活方
式不同,现代读者恐已难于理解。此二句写知识分子的心理
很含蓄,略带\"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情绪,兼有达则兼济
天下(分灯与邻家)发愤为雄的抱负。
海棠
苏轼
东风嫋嫋泛崇光,①香雾空蒙月转廊。②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③
【注释】
①嫋嫋(niǎo鸟):形容风细而又柔和。崇光:月
光高照的意思。这句说,东风微吹,淡白的月色从高空洒下来。②空
蒙:雾气迷茫的样子。这句说,月光慢慢地转到走廊来了,海棠在
夜雾里还散发着阵阵的幽香。③只恐:因为担心。花睡去:唐
明皇召杨贯妃同宴,杨贵妃酒醉未醒,唐明皇说,海棠花还睡得不
够。这里是借这个意思而咏海棠花。高烛:指银烛。红妆:指
海棠花。这两句说,在这更深夜静的时候,因为怕海棠花睡去了,所
以就点明银烛来观赏它那美丽的花容。
【解说】
这首诗是描写海棠花在春夜开放时的景色。前
两句,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十分出色地烘托出深夜里那幽
静的环境气氛。后两句,诗人没有直接说海棠花的美丽,而
是借用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把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