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春秋左传 > 第90章 左传:襄公(元年~三十一年)15

第90章 左传:襄公(元年~三十一年)15(3/5)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春秋左传第90章 左传:襄公(元年~三十一年)15

伯将要死了。我告诉他赵孟苟且偷安,他却比孟伯更加苟且!”又和季孙谈及晋国的事,季孙也不听从他的意见。

等到赵文子死去,晋国公室卑微,政权落入骄侈的卿大夫手中。韩宣子执政,不能谋求诸侯的拥护。鲁国忍受不了晋国的索求,奸邪的小人很多,因此有平丘的会见。齐国的子尾担心闾丘婴为患,想杀掉他,便派他率领军队讨伐阳州。我国询问他们出兵的缘故。夏天五月,子尾杀死闾丘婴以给鲁军一个说法。工偻洒、渻灶、孔虺、贾寅逃亡到莒国。子尾驱逐了群公子。襄公修建楚宫。穆叔说:“《大誓》说:‘百姓所要求的,上天必定听从。’君王是想侍奉楚国了吧,因为这种原因才修建楚式宫殿。如果不再去楚国,必定会死在这座宫殿里。”六月辛巳日,襄公死在楚宫里。叔仲带偷了襄公的大璧,交给御者,放在他的怀里,接着又取走,因此获罪。

立胡女敬归的儿子子野为国君,寄居在季氏那里。秋天九月癸巳日,子野死,是由于哀伤过度所致。

己亥日,孟孝伯卒。

立敬归的妹妹齐归的儿子公子裯为国君。穆叔不同意,说:“太子死了,有同母的弟弟就立他,没有就立年长的;年龄相同就选择贤能的,德才相当就占卜,这是古代的常规。子野不是嫡子,何必一定要立他母亲妹妹的儿子?况且这个人,居丧而不哀痛,在父丧期间却面有喜色,这叫做不讲法度。不讲法度的人,很少有不制造祸乱的。如果真的立了他,必然成为季氏的祸患。季武子不听劝告,最终还是立了他的新君。等到安葬襄公时,换了三次孝服,衣襟每次都脏得和没换时一样。当时昭公已经十九岁了,还和儿童一样,君子因此知道他不能善终。冬天十月,滕成公来参加葬礼,表现轻慢不敬而眼泪很多。子服惠伯说:“滕国国君将要死了。该做的表现怠慢,而且悲哀太过分,在丧礼中已经有征兆了,能够不跟着死吗?”

鲁襄公死的那一月,子产辅佐郑简公去晋国。晋平公因为鲁国有丧事的缘故,没有接见他们。子产让人把宾馆的围墙全部推倒让自己的车马进去。晋国的士文伯责怪他,说:“敝邑由于政事和刑罚没有治理好,盗贼充斥国内,无奈诸侯的下属辱临敝邑问候寡君,所以派官吏修缮宾馆,大门修得高高的,围墙筑得厚厚的,也好让宾客不要担忧。现在您拆掉了它,尽管您的随从能够戒备,可是别的宾客怎么办呢?因为敝邑是盟主,故修缮围墙,以接待宾客;如果把它们都毁掉,那我们怎样供应宾客的需要呢?寡君派匄前来请教。”子产回答说:“因为敝邑狭小,处在大国之间,责备索求没有固定的时候,因此不敢安居,搜罗敝邑的全部财货,前来贵国朝会。正遇上执事没有空闲,没能见到,又没有接到命令,不知道会见的日期。我们不敢献上贡品,也不敢露天放着。如果呈献上去,这些都是君主府库中的财物,不经过一定的荐陈仪式,不敢献纳。

如果放在露天,又怕忽而日晒忽而雨淋而腐烂生虫,从而加重敝邑的罪过。我听说文公做盟主的时候,宫室低矮促狭,没有台榭可以供观赏,却把接待诸侯的馆舍修得又高又大,馆舍好像晋君的寝宫一样;馆内的仓库马房修缮完好,司空按时平整道路,泥水匠按时粉刷墙壁;诸侯的客人到达,甸师点起火把照亮庭院,仆人巡视宾馆,车马有一定的处所安置,宾客的随从有专人代替,巾车为车轴上油,隶人、牧、圉各自照管分内的事,各主管部门的属官陈列出招待外宾的礼品;文公不让宾客逗留耽搁,但也没有因此而使公务荒废;同忧乐共患难,有灾兵之事则巡行视察以纾难;有不知道的事情就加以教导,有不足的地方就体谅宽宥。宾客来到好像回到家里一样,难道还会有什么灾祸吗?不怕被抢劫偷盗,也不担心日晒雨淋。

现在晋君铜鞮宫绵延数里,而诸侯的馆舍却像奴隶住的地方;大门进不去车子,又无法翻墙而入;盗贼明目张胆肆意横行,而且雨潦也无法防备;接见宾客没有定时,召见外宾的命令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发布。如果不推倒围墙,就没有地方收藏贡赋而加重我们的罪过。谨敢请教执事:您对我们将有什么指示?虽然君主遇到了鲁国的丧事,但这也是敝邑的忧戚啊。如果能奉献贡赋,把围墙修好回国,这是君主的恩惠,怎么会畏惧辛勤和劳苦呢?”

士文伯复命,赵文子说:“的确是这样。我们实在德行有缺,用奴隶似的住宅来招待诸侯,这是我们的罪过啊!”便派士文伯去承认自己不明事理。晋平公接见郑简公,礼节特别隆重,设盛宴并赠以丰厚的礼品,然后送他回去。于是晋国修筑接待诸侯的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