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春秋左传 > 第89章 左传:襄公(元年~三十一年)14

第89章 左传:襄公(元年~三十一年)14(3/7)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春秋左传第89章 左传:襄公(元年~三十一年)14

鱼酋、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谈得很投机,他说:“卫国有很多贤能的君子,不会有什么祸患。”

公子札从卫国去晋国,准备在戚地住宿。听到钟声,说:“奇怪啊!我听说了,发动变乱而没有德行,必然遭到诛戮。这一位就在这地方得罪国君,害怕还来不及,又有什么可以寻欢作乐的?这一位在这地方,就像燕子在帐幕上做窝。国君又正停棺还没有安葬,难道可以寻欢作乐吗?”于是就离开戚地。孙文子听到了这番话,到死都不再听音乐。

公子札到了晋国,喜爱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说:“晋国的政权大约要聚集在这三家了

!”他喜爱叔向,离别时,对叔向说:“您努力吧!国君奢侈而优秀的臣下很多,大夫都富有,政权将要归于私家。您喜欢直话直说,一定要考虑使自己免于祸难。”秋九月,齐国的公孙虿、公孙灶放逐他们的大夫高止到北燕。初二日,出国。《春秋》记载说“出奔”,这是出于归罪于高止。高止喜欢生事,而且自己居功,同时又喜欢专权,所以他就会有祸难。冬季,孟孝伯去到晋国,这是回报范叔的聘问。由于高氏受到放逐的缘故,高竖在卢地发动叛乱。十月二十七日,闾丘婴带兵包围卢地。高竖说:“如果让高氏有后代,我请求把封邑交还给国君。”齐国人立了敬仲的曾孙酀,这是认为敬仲贤良。十一月二十三日,高竖归还卢地而逃亡到晋国,晋国人在绵地筑城,把他安置在那里。

郑国的伯有派公孙黑去楚国,公孙黑不肯去,说:“楚国和郑国正在互相憎恨,而派我去,这是等于杀死我。”伯有说:“你家世世代代都是去外国办外交的。”公孙黑说:“能够去就去,有危难就不去,有什么世世代代不世世代代的。”伯有打算强迫他去。公孙黑非常生气,准备攻打伯有氏,大夫们为他们和解。十二月初七日,郑国的大夫们在伯有家里结盟。裨谌说:“这次结盟,它能管多久呢?《诗》说:‘君子多次结盟。动乱因此滋长。’现在这样是滋长动乱的做法,祸乱不能停歇,一定要三年然后才能解除。”然明说:“哪家有望得到政权?”裨谌说:“善人代替坏人,这是天命,政权哪能避开子产?如果不是越级举拔别人,那么按班次也应该子产执政了。选择贤人而举拔,这是为大家所尊重的。上天又为子产清除障碍,使伯有丧失了精神,子西又去世了,执政的人只有子产不能辞其责。上天降祸于郑国很久了,一定要让子产平息它,国家才可以安定。不这样,就将会灭亡了。

襄公三十年【原文】

三十年春,王正月,楚子使罢来聘,通嗣君也。穆叔问:“王子之为政何如?”对曰:“吾侪小人,食而听事,犹惧不给命而不免于戾,焉与知政?”固问焉,不告。穆叔告大夫曰:“楚令尹将有大事,子荡将与焉,助之匿其情矣。”

子产相郑伯以如晋,叔向问郑国之政焉。对曰:“吾得见与否,在此岁也。驷、良方争,未知所成。若有所成,吾得见,乃可知也。”叔向曰:“不既和矣乎?”对曰:“伯有侈而愎,子皙好在人上,莫能相下也。虽其和也,犹相积恶也,恶至无日矣。”

二月癸未,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年,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师旷曰:“鲁叔仲惠伯会郤成子于承匡之岁也。是岁也,狄伐鲁。叔孙庄叔于是乎败狄于咸,获长狄侨如及虺也豹也,而皆以名其子。七十三年矣。”史赵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士文伯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

赵孟问其县大夫,则其属也。召之,而谢过焉,曰:“武不才,任君之大事,以晋国之多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武之罪也。敢谢不才。”遂仕之,使助为政。辞以老。与之田,使为君复陶,以为绛县师,而废其舆尉。

于是,鲁使者在晋,归以语诸大夫。季武子曰:“晋未可媮也。有赵孟以为大夫,有伯瑕以为佐,有史赵、师旷而咨度焉,有叔向、女齐以师保其君。其朝多君子,其庸可媮乎?勉事之而后可。”

夏四月己亥,郑伯及其大夫盟。君子是以知郑难之不已也。

蔡景侯为大子般娶于楚,通焉。太子弑景侯。

初,王儋季卒,其子括将见王,而叹。单公子愆期为灵王御士,过诸廷,闻其叹而言曰:“乌乎!必有此夫!”入以告王,且曰:“必杀之!不戚而愿大,视躁而足高,心在他矣。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