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大明第一宠后 > 第57章 应季

第57章 应季(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大明第一宠后第57章 应季

陈英走后,天色尚早,但午睡显然太迟,看书的话心下又颇不安静,亦龄索性抬脚往正房去。

不怪人说,京城的春天实在是短脖子,才刚觉得不那么冷了便热起来了。

穿庭而过的风里已经有了热气,石榴树绿得仿佛能滴出水来,疏星般点缀在枝头的花苞殷红耀眼。

夏天,要来了。

亦龄在廊下站了站,方才推门进去。

游星为她挽起珠帘:“夫人在起居室。”

她母亲金粲儿正在南窗下提笔算账,不时拨弄下算盘。

虽说府上有管家有账房,但金粲儿还是不肯当个万事不管的甩手掌柜。

未出嫁时,她母亲就教导她:“若是主母只管安享清闲,阳奉阴违包藏祸心的下人们暗地里搬空了家业都还只当他们是一等一的忠心种子,那可真是贻笑大方了。”

因此,金粲儿数十年如一日地仔细经管着家务。

家里的钱每一分是怎么花出去的,她了如指掌。

但金粲儿并不吝啬刻薄,相反,逢年过节时府中下人都会有双倍赏钱,平日里吃穿也从不克扣。

因为,她母亲还说:“不允许中饱私囊是一回事,宽厚待下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吃不饱穿不暖,还指望下人对你忠心耿耿?

世上哪那么多无缘无故的忠心?

戏文里那些肝脑涂地的忠仆哪个是没

受过主人家大恩的?”

见她听得一脸茫然,她母亲便笑着叹了口气,温柔地摸了摸她的脸:“驭下可是门大学问呢,也别心急,慢慢来吧,谁是天生就会的呢?”

岁月如梭,光阴如箭,一晃她的女儿都到了学这些东西的时候了。

金粲儿在笔架上搁下笔,似是随口问道:“陈英方才来了?”

亦龄被母亲这么一提醒,“陈伯母没来吗?”

金粲儿摇头。

他母亲要是来了,她还问什么了?

这傻丫头。

亦龄唔了一声,也没往心里去,左右张陈两家有通家之好。

她笑着把邵安芸和陈英接连上门的事说了:“他们都以为我闯了大祸,担心的不行呢。”

金粲儿见她提起陈英时毫不避讳,亦无半点羞涩甜蜜之色,当下便也不就此多言,只淡淡笑道:“有人这么关心,是你的福气。”

她在柳木圈椅上坐下,转而道:“今儿既来的早,晚上吃什么你说了算。”

“好啊。”亦龄应了一声,蝴蝶蹁跹般转了出去。

金粲儿便忍不住笑:指望她情窦初开,只怕还要几年呢。

只是——

陈英那孩子,应该不是她想多了吧?

金粲儿若有所思地低垂下头来。

……

清蒸太湖白鱼、芦笋虾仁、莴笋炒茭白丝、冬瓜薏仁鲫鱼汤、皮蛋拌豆腐。

张峦望着

这一桌子时鲜清爽菜肴,只觉得胃口一下就上来了。

“凡供荐新味,多非其节,或郁养强孰,或穿掘萌牙,味无所至而夭折生长,岂所以顺时育物乎!”

他捋了把胡子,“还是这应季的东西吃着香甜。”

食材匮乏的寒冬腊月吃什么?

中国人对此实在太有经验了。

早在先秦时便有了菹菜。

何谓“菹”?

《释名·释饮食》中对此释义:“葅,阻也,生酿之,遂使阻于寒温之间,不得烂也。”

很是骄傲且有那么一点点不屑地说:不好意思啊,后世某国全民引以为豪的泡菜,也是咱们老祖宗吃剩下的。

秦汉时,便有了后世的大棚蔬菜,“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

“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唐朝更进一步,通过引进温泉热水这种天然热源来为蔬菜瓜果的生长创造适宜的温度。

唐宋后,“街市尽卖撒佛花、韭黄、生菜、兰芽、勃荷、胡桃、泽州饧。”

到得明时,反季蔬菜,无时无之。

只是,到底没有在阳光雨露下自然长成的应季蔬菜好吃。

一家人吃了一冬天的豆芽,早都吃够了。

亦龄点名做的这桌子菜肴,便是素来胃口平平的鹤龄都就着爽口清甜的莴笋和芦笋多吃了碗饭。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