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康熙来了 : 纪连海辣说康熙帝 > 默认卷(ZC) 一个巴掌两颗枣

默认卷(ZC) 一个巴掌两颗枣(1/1)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康熙来了 : 纪连海辣说康熙帝默认卷(ZC) 一个巴掌两颗枣

一个巴掌两颗枣

(一)抗清形势的再度高涨

就在这个时候,郑成功已经避开了与清军的正面作战,矛头主要指向不清不明的地方势力。但是,随后清军偷袭厦门,将郑芝龙一生聚敛、郑成功多年经营的财富席卷无遗,这激起了郑成功无比的愤恨,郑成功开始全力对付清军。

1652年春,郑成功扬帆直入海澄港,接着进军江东,攻击长泰,声威大振;清浙闽总督陈锦亲督大军对郑成功包抄合围;郑成功五路设伏,大败清军于江东桥,陈锦被家丁刺死。

1652年秋,清平南将军固山额真金砺奉命入闽,会同新任福建总督刘清泰救援被包围的清军;郑成功退守海澄;到1653年夏,郑成功赢得了海澄战役的胜利。

至此,郑成功开辟和巩固了以金门、厦门两岛为中心,以漳州、泉州两府为主要活动范围的根据地,永历帝也于1653年秋晋封郑成功为漳国公,封延平王。

我们再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被挟持进入北京后,清廷为了招降郑氏余部,授予郑芝龙一等精奇尼哈番世职。对于郑成功,清廷在很长的时间内并不在意。直到此时,郑成功的声威开始震动清廷。

就在这个时候,南方出现了第二次抗清活动的高潮,张煌言饮马长江,李定国猛攻两广,他们还多次遣使联络郑成功,约期会师恢复中原。

(二)一波三折的和平攻势

在这种情势下,清朝政府开始对郑成功开展积极的和平攻势:1652年冬,清朝政府命令郑芝龙写信给郑成功,告之朝廷招抚之意;1653年夏,清朝政府主动册封郑成功为海澄公;1653年秋,清朝政府的使臣来到厦门,郑成功表示:清朝必须切实给予三省地方,方可实现和议;1653年冬,清朝政府决定给予郑成功“靖海将军”敕印,答应给予泉、漳、惠、潮四府安插郑成功的兵马;郑成功仍然坚持非三省地方不可,并且必须依照朝鲜惯例处理双方关系。

1654年秋冬之际,清朝政府又派重臣偕同先期随同郑成功的父亲投降的郑成功的几个弟弟、季弟来到福建与郑成功议和。郑成功提出先受诏,后议剃发之事。清使要求先剃发,然后受诏。谈判至此归于破裂。

招抚不成,清朝政府决定诉诸武力。1654年冬,清朝政府派三万大军征剿郑成功。郑成功也知大战在即,一面在海上大整舟师,增设炮台;一面主动收缩战线,全师退守厦门。1656年夏,清军分三路进攻郑成功,结果郑成功大获全胜。但就在这时,驻守海澄的前冲镇黄梧挟持副将苏明及海澄知县王士元,献城投降了清朝。

就在这种情况下,清朝政府再度企图劝郑成功和议。结果,郑成功亲自写信给自己的父亲,仍然坚持以不剃发、予三省为条件。清朝政府最终对招抚郑成功丧失了信心。顺治皇帝一方面降谕全力剿捕郑成功,另一方面命将郑芝龙加铁链三条,手足枷铐,严加看守。

1658年年初,永历帝晋封郑成功为潮王。1658年夏,清军派达素南征失败后,郑成功率领所属的全部人马北征。结果赶上了台风,这次北征没有成功。

1659年夏,郑成功再次率领全军15万人马大举北征。结果,再度失利。郑成功部队的取粮范围也日益缩小,只剩下金门、厦门两岛,实在难以养活数万大军。

怎么办呢?郑成功决定,利用清朝“国丧”的间隙,向台湾进军,建立新的抗清基地。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