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卷(ZC) 女人该不该背这个黑锅(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康熙来了 : 纪连海辣说康熙帝默认卷(ZC) 女人该不该背这个黑锅
女人该不该背这个黑锅
(一)“冲冠一怒为红颜”考证
第一,有关“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史料出处。
我们知道,《庭闻录》和中华书局1957年版的徐鼒的《小腆纪年附考》这类著作出自清朝中晚期甚至更晚。它们出现的时间已经与吴三桂的降而复叛大顺政权、投降大清王朝相隔八九十年了。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比《庭闻录》和《小腆纪年附考》更早一些的著作,而且在这些著作里面也同样记载着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史实呢?
第二,更早一些的史料记载似乎否定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说法。
更早一些记载吴三桂事情的书籍有很多,但是,这些书籍里面都没有关于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史实记载。
其中涉及吴三桂和陈圆圆关系的书籍主要是《明季北略》一书。《明季北略》这本书成于清康熙十年(1670年),此时吴三桂尚未叛清。在这本书中记载着下面的话:
自成入京,刘宗敏系吴襄,索沅(沅,指陈圆圆)不得,拷掠酷甚。三桂闻之,益募兵七千。三月二十七日,将自成守边兵二万尽行砍杀,止余三十二人,贼将负重伤逃归,三桂遂居山海关。
这本书中,说的是刘宗敏没得到陈圆圆,对吴襄严刑拷打,是吴三桂与李自成反目的原因。
也就是说,按照《明季北略》一书的说法,“冲冠一怒为红颜”是假的。真实的情况是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被严刑拷打。
这里,我们就涉及一个问题,促成吴三桂降而复叛大顺政权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难道,就仅仅是因为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这么简单吗?
支持促成吴三桂降而复叛大顺政权的原因,是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被严刑拷打这一论点的论据还有很多。
例如,《流寇志》记载:
(吴三桂)至永平,遇父襄苍头与一姬连骑东奔,惊问之,而襄姬与苍头通,乘乱窃而逃,诡对三桂曰:“老将军被收,一门皆为虏,独与姬得脱,东归报将军,将军速为计。”三桂乃翻然走山海,拥兵自守,使人乞师,共击贼也。
又如,中华书局1959年版的赵士锦《甲申纪事·附录》的记载:
三桂差人进北京打探老总兵、圣上消息。有闯贼在北京捉拿勋戚文武大臣,拷打要银,将吴总兵父吴襄拷打要银,止凑银五千两,已交入。吴襄打发旗鼓傅海山,将京中一应大事,一一诉禀,吴老总兵已受闯贼刑法将死。吴总兵闻之,不胜发竖,言君父之仇,必以死报。
(二)吴三桂背叛大顺政权的原因分析
戏剧性的是,几乎就在吴三桂得知其父被拷问的同时;李自成也注意到了吴三桂对巩固自己政权的重要性,指示刘宗敏释放吴襄并命吴襄写信,劝告吴三桂投降。同时,又派出了降将唐通,降官王则尧、张若麒、左懋泰等人携带吴襄手书和大批银两直接来到吴三桂的军中,进一步劝其投降。从时间上来说,这批招降人员到达吴三桂军中的时间,仅比吴襄致吴三桂的私函晚到一两日(在5月5日左右),而两封信的内容却截然相反,这不能不使吴三桂认为李自成的招降不过是骗局,是想引诱自己进驻北京后再行消灭。
吴三桂长期守卫边关,和大顺政权没有什么接触。他既然决定要投降大顺政权,就肯定会派人进北京了解情况。了解的结果居然是大批官员被拷掠追赃,连自己的父亲也被拷打到快要死了的地步;这证明投靠大顺政权根本不可能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前往北京城无疑是自投罗网。吴三桂和许多部下在关外都是有很多财产的大地主,现在他们的主帅吴三桂连自己的父亲性命和家产都保不住,就更谈不上保护他们在关外的土地财产了。所以吴三桂振臂一呼,群起响应。
因此,我们说,促成吴三桂降而复叛大顺政权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大顺政权的革命措施触犯了吴三桂等地主阶级的利益。
(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史料价值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难道“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件事情就真的完全不可信吗?
应该说,上述两种不同的材料里面的记载,哪一种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性呢?根据现在的情况,我们还不能作出准确的考证。
因为,在吴三桂背叛大明王朝之前,吴三桂还是大明王朝的重臣,而且还与当时的皇帝家族是儿女亲家。您想啊,吴三桂这样的人物,在当时来说,谁敢公然宣称说,他当年的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