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大汉帝国在巴蜀第 20 章
率领部分军队从水路先行,在江陵会合。
曹操也考虑到江陵储有军资,遂率精骑五千急追,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此同时,江东使者鲁肃正从江陵风尘仆仆地北上,去迎刘备。曹操由北而南,鲁肃由南而北,在当阳长坂,他们都碰上刘备。曹、刘、孙三方的线索第一次在荆州汇合。
曹操本无在建安十三年即征江东的计划,孙权也本无马上进取荆州的计划,但三方线索在长坂的这一汇合,最终将三方的力量引向了赤壁,碰撞成一个猛烈的旋涡。
一、鲁肃和诸葛亮推动孙刘联盟
在把曹、刘、孙三方引向赤壁的诸多因素中,首先不得不说鲁肃的主动。鲁肃出使荆州是孙刘结盟的一个重要契机。
刘表病死的消息一传到江东,鲁肃就建议孙权主动联络荆州。《吴书》鲁肃传载:
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若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弔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
考虑到江东与荆州已历三世的仇怨,考虑到建安十三年初双方还在惨烈地厮杀,鲁肃自请出使荆州弔刘表之丧,可谓逾于常理。这种主动缘于他推动江东帝业的雄心。他对荆楚之为“帝王之资”的论述,与此前他对江东帝业的规划一脉相承。他敏锐地觉察到,刘表的死可能给江东带来新的机会。从他与孙权论及此行的使命可以看到,及至刘表死,孙权仍无马上进取荆州的计划。他同意鲁肃出使,是派他去观望荆州局势,再作后图。
鲁肃一踏入荆州,就发现自己置身于突变的风云之中。他行至夏口,才知曹操已经南征;待他日夜兼程赶到南郡,才知刘琮已降,刘备南走,遂北上迎头去会合刘备。在当阳长坂,鲁肃见到了刘备。在那里,鲁肃肯定目睹了刘备携着的那个由躲避战乱的百姓滚成的大雪球被曹军一触即溃后迸散的乱象。
日后孙刘关于“借荆州”的是非纠葛也追溯到了长坂这一节。七年后,孙刘在荆州发生矛盾,鲁肃在益阳与关羽谈判时说到他与刘备的初次相见:“始与豫州观于长坂,豫州之众不当一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吴书》 周瑜鲁肃吕蒙传 裴松之注引韦昭《吴书》)这一节见诸韦昭的《吴书》,为孙吴国史。对于刘备的狼狈处境,资料来源同样出自江东背景的《江表传》中还有更详细的描述:
(肃)因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使自结于东,崇连和之好,共济世业。而云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大喜,进住鄂县,即遣诸葛亮随肃诣孙权,结同盟誓。(《蜀书》先主传 注引《江表传》)
《江表传》是西晋虞溥根据他在江南任鄱阳内史时所收集的江东方面的资料撰写而成。该书所记述的刘备欲远奔苍梧投吴巨的说法,为《资治通鉴》所采录。但这个说法值得辩析。
吴巨是否与刘备有旧,史无旁证。吴巨为苍梧太守,赖恭为交州刺史,同为刘表所遣。吴巨后与赖恭失和,赶走了赖恭。赖恭后来却是追随刘备入蜀。刘备称汉中王时,赖恭列名于上汉帝表上,位次尚在法正、李严之前。吴巨则被孙权任命的交州刺史步骘所斩。据万斯同《三国汉季方镇年表》,赖恭被署交州刺史在建安十年,被吴巨驱逐是在建安十五年。(《二十五史补编》 中华书局1955年2月第1版)吴巨为苍梧太守,“与恭俱至”,亦在建安十年;吴巨被步骘所斩,事在建安十五年。(《吴书》士變传)
刘备原想占据江陵,却在当阳长坂为曹军所破。他不能抢在曹操之前占据江陵,恐亦难在曹操之前占据江南四郡。苍梧在交州,更在荆州的江南四郡之南。若刘备不能抢在曹操之前抵达江南,则苍梧亦不可奔;若有机会取道江南而投苍梧,则应有机会在江南四郡与曹军周旋。无论如何,刘备都无从说到欲远奔苍梧。此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