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风光无限(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人间鬼市第五百零六章 风光无限
第五百零六章 风光无限
“贫僧闭是非之口,闭因果之口,倘若说话无有业报,开口也无甚大碍。”济公笑着解释。
徐慎之闻言没在接话,片刻过后,酒菜上桌,二人斟酌对饮。双方虽然说话不多,但气氛很是融洽。
徐慎之与僧人的关系一直不大亲近,能够谈得上友人的也就宝象和明悟两人。自当年汴梁一别后,他就没有再见过宝象,而济公虽然记得前生记忆,但他的人格却是独立的,前生的事他都记得,却永远没有切身的体会。
济公前生修行到了俱解脱阿罗汉果,堪比道家天仙,此生的比前生修为更高,已得成辟支佛,而且还有提升的余地。
济公是个花和尚,酒肉不忌,实则西土佛门也不禁荤腥,中土佛门禁食肉食全是欣慰了梁武帝萧衍立下的规矩。
济公爱吃狗肉,狗肉的确美味,但徐慎之却只是看着他吃。道人不吃狗肉,但他也没有不让济公吃,儒家至圣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与人都是不同的,佛家与道家虽有相通之处却也不同,没必要强行统一。
济公吃罢狗肉,解下腰间的酒葫芦让酒保去打酒,转而扭头冲徐慎之道,“贫僧身上无有银两。”
“贫道请大师,自然是贫道付饭资。”徐慎之答道。
“劳真人破费啦!”济公吸吮着手指上的油腻。
徐慎之笑了笑,并未答话,明悟对他有所帮助,坐化时留下乾坤团圆助他应对巫支祁,虽然现在乾坤团圆已经还给了他,但这份情却难以归还。
徐慎之出门时也没有带钱,便瞬移回了趟徐府取了银两出来,结过饭钱之后,二人起座出门。
离开酒肆,二人走了不多远,便看到一人右手拿着一直烧鸡啃食,左手提着酒壶,衣着褴褛,竟是个僧人。
见那僧人食肉饮酒,济公眉头微皱。
徐慎之见状一笑,心念一动,变成一个七八岁大的孩童,跑到那僧人跟前道,“大师父,出家人不能吃肉喝酒。”
那僧人喝得醉了,他是真醉,与济公的人醉意不醉不同,闻言打了个饱嗝,道,“阿弥……陀佛,常言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酒肉……不碍洒家修行佛法……”
徐慎之闻言快步跑开,目送那僧人走得远了,方才变回原貌,走到了济公身旁。
“大师,你这口闭得不严哪!”徐慎之揶揄发笑。
后世之人皆知,那僧人方才所说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正是济公所说。
济公在临安颇有声名,加之其行为举止异于寻常僧人,便有欺世盗名之徒欲学他,堂而皇之的不守清规。
济公焉能听不出他话中揶揄之意?回头瞥了他一眼,继而大步上街,边走边朗声唱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堕魔道。”
这句话是以灵气发出的,传播老远,周围之人闻声尽皆向声音来源之处看去,却已不见了济公的踪影。
济公是以神镜通离开的,徐慎之知道他去了何处,却没有再追他。
济公刚才所言那句话是有深意的,他的意思是酒肉穿肠过不是人人都可以的,以他对佛法的理解,认为万物皆是空,既然皆空,也就无有荤素之分,但寻常僧人佛法修得不深,不能这么干。
他的后半句话是在表明,旁人对他的话断章取义,他是不承受口业的。因为断章取义的人有意识的回避了“世人若学我,如同堕魔道”。
徐慎之对于济公的观念不敢苟同,也没有持完全反对态度。
道家讲究承负,人做事无论初衷如何,都得看结果得到相应的报应,哪怕好心办坏事,也得受到相应的惩罚。
虽然那僧人是刻意对济公的话断章取义,但济公的的确确说过那句话,他自身不去纠正这样的过错,而是以一句“世人若学我,如同堕魔道”将责任推得干干净净,令徐慎之很是不喜。
不喜归不喜,友人还是友人,双方只是观念不一样,不能因此在划清界限,那是俗人的观念。
大罗金仙以大道为本,大道无常法,自然无常形,既无常法常形,也就包容万物。
实则无论道法还是佛法,皆在道之内,借用黑格尔的一句话,就是“存在即是合理。”
道法和佛法皆有超脱人性的地方,故此并不完全适用于人,也非不完全不适用于人,只能是情况而定。
离开了酒肆之后,徐慎之便回到了徐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