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珠玉摇 > 第(271)章

第(271)章(1/1)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珠玉摇第(271)章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内殿里皇后娘娘和靖宁侯夫人,并几位女官及国子监官员正在议论之中,时不时问几句话。

他在雕花门外,隔着一道帘子,隐约能看见里边翰林院周大人的身影,等周大人出来后,又有两个大人被轮着叫了进去。

大约等了半个时辰,里边才来人叫他,“大人进来吧!”

他颔首应声,理了理衣领,迈步进去,面上一片镇定自若,指尖却不自觉的微微颤抖,流露出心惶之意。

他心存太多想法,容不得他不怕,

他有学识,有本事,有抱负,亦有野心。

他不甘心做一个小小的翰林七品官,他相信只要能得到机会和赏识,总有一天他也能成为朝堂肱骨。

绕过帘幔进了内殿,他恭敬的给皇后娘娘请安行礼,又给皇后的母亲靖宁侯夫人问了个安。

皇上日理万机,无暇给三皇子挑选启蒙师傅,皇后娘娘便请了自己的母亲进宫帮着挑选。

请过安后,他便躬身而立。

皇后问他熟读什么书,擅做什么文章,擅写什么字体,他一一作答,问什么便回什么,不敢多说失言。

皇后问过几桩之后,心里便拿了主意,前头几位大人们虽然年纪长,资历老,但全都是一股老学究的做派,倒是这位新科探花还算有几分真本事。

于是皇后偏过头去,低声问靖宁侯夫人道:“母亲觉得呢?”

靖宁侯夫人虽已经年逾四十,但仍旧红颜乌发,姿容昳丽,眉目间温和素净,自有一种宁静致远的气韵,听得皇后问她话,浅笑着道:“娘娘做主就好,这些事本不该臣妇过问的。”

皇后在母亲面前多了些小女儿的娇嗔,立刻嗔目道:“我是请母亲来给我拿主意的,您倒好,尽给我推来推去!”

靖宁侯夫人笑了笑,“那我就直说了,依我之见,这位大人和先前的周大人都不错。”

他闻言心中大动,但仍强撑着镇定。

靖宁侯夫人虽然身份高贵,但在他们这些小官面前却也不摆架子,见着谁都是笑盈盈的脸,客客气气称一声大人。

于是他悄悄抬起眼,眼神还没定住,没想到靖宁侯夫人也正将目光扫下来。

两人看了个照面,吓的他连忙噤声垂首。

上边的靖宁侯夫人却突然问了他一句,“不知大人家乡是哪里?”

他一愣,心里觉得奇怪,但还是如实相告道:“微臣是蜀中通县人。”

靖宁侯夫人点了点头,默默念了他的名册,“启元三十三年,春闱一甲二名崔月明,时任翰林院修撰。”

“大人的母亲姓什么?”靖宁侯夫人又问了这么一句。

他彻底傻了,不明所以,声音也渐渐放缓,“家,家母姓余”

靖宁侯夫人顿了顿,略思忖后,忽然转头对皇后道:“就崔大人吧,他很好。”

崔月明闻言大喜,忙揖声恭谢道:“微臣一定尽心尽力教导三殿下启蒙,绝不辜负娘娘和夫人的信任。”

遥遥幕幕之间,靖宁侯夫人似有若无的看了他一眼。

崔月明的相貌极出挑,有一双弯月似的眼,眼尾上挑,却并不显得轻佻,因多年的诗书浸润,更衬托的落落大方,仪表堂堂。

他的眼睛,像极了从前一位故人。

靖宁侯夫人又问道:“能教养出一位探花郎,可见崔大人的母亲也是可堪敬重之人,如今大人入朝为官出人头地,不知你母亲,是否也在京城呢?”

崔月明忙躬身回道:“家母不喜繁华之地,不愿来京城,她一心守着家乡的山清水秀,如今仍在蜀中。”

靖宁侯夫人低头翻着手里的卷册,默默道:“哦,那也不错。” 庄严肃穆的殿宇重重罗列,绵延的晨钟接替暮鼓之声响起,大邺皇城的东西十二殿,在蒙蒙的薄雾中逐渐清醒。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