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混在日本战国时代 > 第28章 28.用蜜竹制糖

第28章 28.用蜜竹制糖(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混在日本战国时代第28章 28.用蜜竹制糖

在村里几个孩子的带领下,银次郎一行人来到了存在东北角的一处山坡上,见到了那片蜜竹。

好家伙,用满山遍野、密密麻麻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这么大一片蜜竹林子,是有村民们专门种植的吗?”银次郎问村里的小孩

这个小孩名叫船藏,算是村里的孩子头,他一面啃着蜜竹,一面摇头,说道:“不是,按照村里老人们的说法,这片蜜竹最初是一位从唐土来的高僧种植的,高僧还教会了大家用蜜竹来制糖。但是后来一场瘟疫,那位高僧和村民都死了,我们这批人也是后来才搬到这里的。”

“那么,还有人会用蜜竹制糖吗?”银次郎眼睛一亮,要知道糖可是能卖出高价的特产品。日本本土产的糖以黑糖为主,砂糖产量比较低,所以白砂糖主要靠从界和博多的南蛮商人那里进口。

船藏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人会制糖,要是有人会,咱们村子也不至于这么穷啊!”

其实,做为一个穿越者,银次郎穿越过来的第一天,就开始动脑筋怎么给自己赚钱了。

比如有的穿越者说煮煮牛羊油,草木灰做碱,做肥皂。可日本哪儿来的大牲口天天杀了给你取油脂?

烧玻璃,做镜子?威尼斯的商人整船整船的往东亚拉。然后葡萄牙西班牙的二道贩子早把这玩意卖的四处都是了。

甚至还有穿越到日本的穿越者说做冰糖葫芦、糖炒栗子发了大财的。

拜托,糖这个东西在这个年代的东西方都是奢侈品,日本到江户时代才掌握大规模制糖技术,你糖炒栗子、冰糖葫芦的糖都需要进口。价格死贵,卖给谁去?

至于说在日本战国卖荞麦面发大财,甚至还搞赏樱花搞旅游业发大财的,银次郎只能佩服他们的脑洞堪比黑洞了。

连伞、纸、榻榻米甚至昆布都已经实施专卖的年代,你搞这套?

当然,村子里也不是没有脑子活络的人,就有人用蜜竹榨汁,然后熬煮汁水的方式来提取糖。但是这种做法产量很小,质量也没得保证,做出的糖黑乎乎的,杂质也多,根本不能做为商品来贩卖。

“虽然我来这里的主要目的是种田,但是来都来了,那就顺便开发一下特产品吧。”银次郎狠狠地咬了一大口蜜竹。

说干就干,银次郎先是命人在山脚下搭建大鹏,然后准备了灶台、铁锅、漏斗、水缸之类的工具,然后让村民去山上砍伐蜜竹运下山。

什么?干活给不给工钱?

你还想要工钱?武士老爷用的上你,是你的荣幸,耽误了馆主大人的大事,砍了你的狗头。

工业制糖的脱色环节一共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使用亚硫酸来吸附甘蔗汁中的色素,这是工厂中比较常见的方法,但是墨知没有二氧化硫,所以放弃。

第二种是黄泥淋水发,直接使用是会来吸附甘蔗汁的色素,沉淀下来就可以得到纯净的糖,但是杂质偏多,在古代算是很不错的白糖了,但是在现代还是只能算作是工业上的粗糖,。

第三种是加入石灰与二氧化碳,利用碳酸钙粒子吸附色素。首先将甘蔗或者是甜菜渗出汁,接着加入少量的石灰,以中和酸度和最大限度地凝聚和沉淀非糖分。然后加热,再加入过量石灰乳,使非糖分在强碱高温作用下分解。

眼下银次郎只具备用黄泥淋水法制作的白糖的技术条件,所以他首先让职人搭建起窑炉,制作了一批水缸和漏斗。然后先是用石磨碾压蜜竹榨汁,然后用纱布粗粗地去除一些大的颗粒渣滓,熬煮之后,再通过漏斗往黄泥浆里添加。

黄泥水淋法的核心是,糖晶体上的糖蜜和杂质比糖晶更易溶于水,但水太多的话糖晶也被溶化了,所以,要让少量的水渗过,慢慢地只溶解晶体表面的物质。黄泥水淋法就是用黄泥浆密封瓦溜上口,使糖浆上层压力均匀,瓦溜中的黑糖与黄泥水接触,糖浆的色素为黄泥浆所溶解,糖蜜、杂质随着滤下的黄泥水滴入下承的缸内,十余日后刮去瓦溜上层土,糖上层5寸即脱色成洁白沙糖,中层黄白色,下层褐色,称为粪尾。

《天工开物·甘嗜第四》记载的其造白糖法:凡闽、广南方,经冬老蔗,用车同前法,笮汁入缸。看水花为火色,其花煎至细嫩,如煮羹沸,以手捻试,粘手则信来矣,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然后以瓦溜置缸上,其溜上宽下尖,底有一小孔,将草塞住,倾桶中黑沙于内。待黑沙结定,然后去孔中塞草,用黄泥水淋下,其中黑滓入缸内,溜内尽成白霜。最上一层厚五寸许,洁白异常,名曰洋糖,下者稍黄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