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抱月楼及检疏司(1/3)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诸天搅和从庆余年开始第22章 抱月楼及检疏司
李承泽拜访完母妃后,便从皇宫出来。
回到二皇子府邸时,投贴的大臣数不胜数。
正是大局已定,猜测到太子败了,二皇子不胜不败,但作为最后一位符合继位条件的成年皇子留在了京都。
次日,范闲面圣复命,从江南获得一些李承泽和长公主的证据递交给庆帝,请求彻查李承泽走私一案。
庆帝大怒,训斥他一顿。并令范闲和柔嘉群主尽快完婚,以及赐婚李弘成和范若若。
虽然李承泽不在现场,但依旧赐婚他和叶灵儿。
离开皇宫,范闲气不过范若若的赐婚,想反抗庆帝无法,开始搜集李弘成的黑料。一则尝试迂回退婚,二则李弘成是李承泽一系,看能否抓到李承泽不法的证据。
正巧查到了抱月楼,老鸨是李弘成的老相好袁梦。
虽然抱月楼没死几个人,但逼良为娼之事没少干。
范闲借此机会,让监察院查办了抱月楼,犹豫如何处置之时,被庆帝偷偷的大肆宣扬了出去。范闲身为主办者,名声好坏参半。
赞扬者多是平民百姓以及一些才子,称赞范闲大义灭亲、秉公执法以及打击罪恶。
诋毁者多是朝堂官吏、达官贵族,贬低范闲大义灭亲、打击报复、邀买名声。打击报复在于,京都的不法之事,比这严重的事多了,也没见范闲去查。
对于抱月楼,他们觉得又没死几个人,不是什么大案要案,居然广为流传,不过是范闲以邀直名的工具罢了。
范思辙身为大股东,被范闲打断了很多赚钱的机会。很不情愿的被范闲送出京都,送往边境。
柳如玉也很不高兴,又没死多少人在她看来没多大的事。只要范闲不深究,国公府或者范府可以轻松压下。不理解为什么要把范思辙送走。
范建虽然也不理解为什么范闲要把范思辙送走那么远,但相信他,便依他做事。范建因教子无方被罚俸一年。
三皇子李承平,年纪还小,也是极为不高兴,认为范闲多管闲事。在此关键时刻,打断了他证明自己的好机会。
李弘成的名声有所恶化,和名妓袁梦的那点风流事闹得满城风雨,被靖王好一顿打。他对将来的妹夫或者大舅哥范闲观感不佳,关系从友善变为冷淡。
李承泽在此期间,并未出手阻拦,让范闲轻易查封抱月楼,事后只安排范无救派人跟着范思辙。
也不是为了动手截杀或者截回京都受审,只是为了掌握范思辙的行踪罢了。
抱月楼事后,范闲有功,陈萍萍让他代掌监察院一处,监察京都。
范闲就此机会,查贪腐查到检疏司。得知检疏司戴公公是二皇子生母淑贵妃的人,便请李承泽看了场戏。
李承泽看着戴公公轻而易举的进了范闲的圈套,当众送了三千两银票。
范闲走后,李承泽拍了拍戴公公的肩膀,无奈地说道:“你也是自家的老人了,不知我与范闲有嫌隙?”
戴公公面色一变,似乎想到什么,神色苦涩不已,没等他回话,李承泽接着又道:“检疏司你是待不下去了,念你忠心,陪我演一出戏,事后有其他职务安排给你。”
说完李承泽便在戴公公耳边耳语一番,戴公公面色从苦变喜。
回到二皇子府邸后,李承泽派人把范闲当众收取贿赂一事,私下告诉了都察院。
次日,众御史联名上奏,弹劾范闲营私舞弊,收受贿赂。
范闲派王启年给都察院御史们送了一幅字,上面写了“狺狺狂吠”四个大字,骂御史们是乱叫的狗,他们气得暴跳如雷,集体弹劾范闲和戴公公。
庆帝看范闲和督察院势如水火,局势愈演愈烈,便开启大朝会,让范闲和都察院当面对质。
李承泽把手里的鱼食全洒进庭院里的池塘,平淡的说道:“大局拉开了。”
皇宫,大朝会。大殿上坐着的有三人,宰相林若甫、枢密院正使秦业、监察院陈萍萍。皇子两人站着,大皇子和李承泽。
下方还有百官按品级部门站立。
庆帝临朝,百官行礼!
庆帝首先开口道:“众位臣工,都察院之事大家都知道了吧。范闲的自辩折,你们都看看吧。”接着安排侯公公把自辩折一一展示在百官眼前。
范闲的自辩折只上书八字:奸臣当道,何罪之有。
百官看闭,神色各异。
赖名成面色铁青,出列高声道:“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