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蝶翼(2/3)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日月燃明第四十四章 蝶翼
奴由奴酋红歹亲自领军,攻势激烈,吾恐锦州久守有失。”
何可纲眉眼温和,三缕长须,风度儒雅,不似武将而更类文臣,言语之间总是给人一种宁定的感觉,军中也多以“儒将”称之。其实这个“儒将”的内心极其端方,性情极其刚烈,只是这种刚烈大多数时候不外显罢了,平时交往根本看不出来,平日言语中也极少与人争锋,只有极少数多年老友才知道。
今日看到祖大寿和袁崇焕的态度,何可纲自然明了其中的关节,可是内心使然,仍然还是出言表态。尤其是援军不日即到,何可纲担心,若是满桂到了之后袁大人还是如此态度,诸事恐怕不美。
“有圣上事先的指点,还有充足的粮草弹药,各城池屯堡汇聚之下,兵力现在已近四万,锦州只要人心不慌,自保当无虞。”袁崇焕回过神来,看看何可纲,扫了祖大寿一眼。
袁崇焕这倒不是强辩,在王战预先安排的坚壁清野策略下,袁崇焕是真的认为事先已经有所准备、集中兵力的情况下,锦州不会有事。
袁崇焕对手下宁远守军战力的认识也很清醒:
虽有祖家本地这一部分敢打敢拼,但野战最多是不败或不大败,难言取胜,还要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
保住辽西的家园田产,祖家这些军将有十足的抵抗意愿;拼命为国杀敌、直捣黄龙却不是他们的追求。辽西将门不愿意和东奴硬拼,毕竟田产、银子、家园富贵都要活着才能享受。大部分南方调来的兵丁自然更不愿出城野战,他们在这什么都没有,亲人田亩都离着几千里呢。这也是一直以来袁崇焕极力坚持年年筑城、徐徐推进、不以野战取胜的原因。
所以,此次袁崇焕也还是习惯性地不想派兵出城野战:派少了,等于送死,派多了,南兵北兵不齐心的情况下,最大的可能仍然是战败,同时宁远却极可能因野战失败而失陷。
“大人,以圣旨所言,圣上对军卒士气战力了解堪称透彻,为避免被各个击破,集中兵力固守坚城之意确凿无疑。然大人既已请调援军,圣上与诸位老大人又已同意,更欲将孙祖寿、满桂、尤世威、尤世禄皆调入宁远,明言‘充实宁远骑兵力量,无论是支援锦州还是袭击粮道,进可攻,败亦可走’,且允许大人临机决断,显然是在派兵来援的情况下,不欲吾等再枯守孤城,而是大部守城,以满桂等骑兵寻机出击。”何可纲还是想说服袁崇焕,再次开言。
“这样吧,宁远的兵力还是不能轻易调动。之前咱们不是商议能否派些精锐骑兵,偷偷绕到东奴大军背后袭击其粮道吗吗?现在有了满桂、孙祖寿、尤世禄、尤世威四位将军来援,至少能增加万余骑兵,干脆咱们也效法陛下集兵宁锦之举,遵从陛下之指点,待援军到达之后,将骑兵集中起来,伺机痛击东奴粮道。”在何可纲反复强调满桂骑兵的言辞中,袁崇焕终于反应过来何可纲的意思。
“若东虏缺粮撤走、或派大队人马护粮,则锦州之围自解;若还是以往那般骄横,以为少量部伍就能打败我大曌大军,只派少量兵力护粮,我们就把这部分东奴之首级化为军功,进献给圣上。另外,派遣觉华水军在东面进行骚扰牵制,城中步卒全部守城。如此,既可保宁远根基不失,亦不至于无所作为,坐视锦州城外东奴猖狂。”
袁崇焕本来就十分看重何可纲和毕自肃,无论是人品还是才能。现在,援军即将到达,满桂诸将和城内祖大寿等人加在一起差不多就能有一万四五千骑兵,宁远城的步卒兵力也能增加近倍,大曌袁崇焕终于做出了不同于彼世史书的决定。
有了王战这只时空蝴蝶,时机与兵力都有所不同了。
“大人如此安排,宁远根基不失,万余骑兵,霹雳奋迅,进可重创东虏粮道,乱其军心,或寻机歼灭其小股部队,吸引其大队人马;退亦可迅速撤回,无步卒牵绊,大人此议可行。”何可纲抚掌赞同。
“嗯,大人此议可行。但这时机......”毕自肃亦表赞同,但还是担心出兵过晚。
“不知监军大人,可有何建议?”袁崇焕转向了刘应坤。
“咱家只是代圣上监督军纪军饷、核计功次,这战阵谋略之事,咱家可不敢插言,一切但凭袁大人决断。”刘应坤笑眯眯的回应。
能坐上镇守太监这个位置的,可以不懂军事,但绝不可以是傻子。皇上都给阵前大员放权了,自己若是指手画脚,绝对是祸非福。
“这阉货,若非圣上自己都说只是建议,将临机决断之权授予军前,岂会不插言。”袁崇焕等人不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